2016年上半年,智能硬件发展汹涌澎湃。VR/AR、无人机等领域增长较快,智能家居热度也在持续,不过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的持续关注度在下降,这不仅表现在产品出货量走低,而且各大厂商发布新品的数量亦在减少,甚至部分厂商退出了智能穿戴设备市场。
从今年上半年的发展形势来看,单一产品类和生态平台呈现两种不同的发展态势。在单一智能硬件产品方面,可扩展功能越多的产品越受用户欢迎,相比较,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小体积的智能硬件产品在今年上半年表现低迷。在生态平台方面,由于生态平台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的支撑,进入门槛较高,因而这一领域的玩家主要是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小米、海尔等巨头企业。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智慧家庭、智慧社区,乃至智慧城市建设,是智能硬件产品共同的发展方向。
根据今年上半年市场热度,本报告将以VR/AR、无人机、智能手表和智能硬件开放平台这个维度勾勒出2016年上半年中国智能硬件创新情况的新画像。
1、总述
2016年以来,智能硬件发展汹涌澎湃,产业成熟度提高,创新投资更为理性。上半年,VR/AR、无人机等领域增长较快,智能家居热度也在持续,不过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的持续关注度在下降,这不仅表现在产品出货量走低,而且各大厂商发布新品的数量亦在减少,甚至部分厂商退出市场。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6年智能硬件市场仍保持较高速增长。据艾媒咨询预测,市场规模将达到551.6亿元,增幅达到25%。不过在细分领域则出现较大差异,VR/AR、无人机、智能家居市场增长较明显,而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的热度下行压力较大,需要几款爆品来支撑。
从今年上半年的发展形势来看,单一产品类和生态平台呈现两种不同的发展态势。
在单一智能硬件产品方面,可扩展功能越多的产品越受用户欢迎,比如VR/AR设备能够带来新鲜的视觉体验,与游戏、视频内容结合之后,能得到1+1>2的用户体验和盈利效果。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火爆全球的AR游戏《精灵宝可梦Go》上线首月营收2.65亿美元,首月下载次数高达3000万次。无人机是今年上半年另一个关注度较高的智能硬件产品,不仅老牌无人机厂商集中发布新品,腾讯、小米等互联网巨头也竞相涌入这一市场。无人机是一种可飞行的智能机器人产品,机身可以搭载摄像头,现阶段主要用于航拍,可以提供给用户新鲜刺激的视觉体验。相比较,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小体积的智能硬件产品在今年上半年表现低迷,特别是智能手表,据IDC数据,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为350万块,较去年同期的510万块下降了32%,为有记录以来的首次同比下降。价格昂贵、功能单一是其两个比较致命的缺点。尤其是功能方面,目前智能手表主要功能集中在语音控制、健康数据监测等少数几个领域,且需要配合智能手机才能使用,否则与普通手表无异,况且智能手表的续航时间普遍较短,更无法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因此,再出现革命性的产品之前,智能手表前景堪忧。
在生态平台方面,由于生态平台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的支撑,进入门槛较高,因而这一领域的玩家主要是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小米、海尔等巨头企业。具体到各家平台,其所提供的能力基本相似,均集中在云计算、大数据、用户、渠道、物联、产业链等几个方面,主要目的还是吸引智能硬件创业者在自家的平台上开发新的应用和功能,最终实现共赢。
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智慧家庭、智慧社区,乃至智慧城市建设,是智能硬件产品共同的发展方向。未来,智能硬件产品将成为重要入口,后台通过互联网络连接,扩展出更多实用功能,满足用户更大的需求。
根据今年上半年市场热度,本报告将以VR/AR、无人机、智能手表和智能硬件开放平台这个维度勾勒出2016年上半年中国智能硬件创新情况。
2、VR/AR
从年初的CES到刚刚闭幕的China Joy,VR/AR成为今年最火爆的技术产品之一,已被智能硬件行业认定为发展前景巨大。
根据Strategy Analytics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VR装置的市场规模将高达8.95亿美元,而Oculus、HTC和Sony就创造了其中的77%,但是这3大厂商的VR装置出货量却只占整体VR装置市场的13%。而在国内,市场对VR/AR的热情更为高涨。据艾媒咨询报告,预计2016年中国VR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6.6亿元,2020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556.3亿元。
VR/AR火爆的市场氛围,引来国内包括通信设备、影视娱乐、互联网等很多行业企业的关注和资金投入,并在产业链各个环节积极布局,仅今年上半年,国内就成立了超过10家VR/AR创业公司,涵盖硬件、APP、方案、游戏、影视、动漫、广告等多个领域。
在硬件方面,今年1月HTC发布了新款VR偷窥设备HTC VivePre;3月,3Glasses推出了VR设备3Glasses Blubur/蓝珀S1与3Glasses Wand,发布了即将上线内容与服务的VR SHOW。
在内容方面,今年2月,作家江南获得奥飞娱乐约1亿元投资创建灵龙文化,涉及畅销作品的创作、剧本改编、影视研发和游戏授权,同时涉足VR内容开发;3月,知名导演张艺谋宣布将进军VR市场,认为中国的VR技术已远超国外,并有意愿拍摄一部VR电影。
在技术方案方面,今年2月,阿里巴巴领投了AR创业公司Magic Leap,这轮融资总额高达7.935亿美元,不过Magic Leap至今尚未推出过正式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BAT三巨头也都以不同形式涉足VR/AR领域,其中百度推出VR频道,聚合市场上优质的VR内容链接,为VR爱好者和潜在用户提供丰富的VR视频、游戏、资讯等内容;腾讯布局全平台,向全球招募开发者,未来将从账户系统、社交系统、分发平台、支付平台四个方面给开发者支持;阿里巴巴成立VR实验室,推广VR购物,并启动Buy+计划,通过旗下的影业、音乐、视频网站等打造优质的VR内容。
而设备商方面,华为、中兴亦开始布局VR,并有相关产品推出,不过中兴VR目前只支持AXON天机7一款手机,而华为VR支持华为P9、P9 Plus和Mate 8等数款产品。
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中国VR/AR市场呈现表面繁荣的态势,各个企业大量烧钱,产品更新速度很快,并有新的企业进场,可是大部分厂商技术不成熟,创新能力不足。
第一,在众多VR/AR创业团队之中,既有今年上半年开始布局的BAT等大型互联网公司,也有中小创业团队,且以后者居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国内共有177家企业和创业者从事VR/AR相关技术和内容的开发,仅今年上半年就成立了超过10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
第二,由于VR/AR技术和应用场景限制,目前得到大量投资的领域颇为有限。据公开资料,截至目前,国内VR/AR相关公司共获得了超过50亿元融资,其中硬件融资约14亿元,游戏融资5.6亿元,动漫融资4亿元,影视和拍摄均在2.5亿元左右,显然上述几个领域是当前VR/AR行业投资热点。
第三,几乎所有VR/AR创业团队均处于大量烧钱阶段,并未实现盈利,商业模式亦在探索阶段。在今年上半年成立的10余家企业中,获融资额最高的是灵龙文化。该公司目前拿到了A轮融资,计划从事游戏、影视内容方面的研发,但并未有成熟产品推出。而目前已拿到C轮融资的米粒影业情况也不乐观,在影视内容制作方面尚处于亏损阶段。
第四,目前虽有部分企业推出了VR/AR产品,但是并没有得到用户的广泛认可。原因是很多企业急功近利,并未将较多的投入用于产品研发,而是在市场营销上下足功夫,导致VR/AR产品用户体验较差,同时伤害了刚刚起步的VR/AR产业。
第五,VR/AR应用场景极为有限,目前仅限于游戏、影视等少数门类,且内容很少,很难提升用户的黏度,导致很多用户浅尝辄止,对产业发展推动力量有限。
尽管如此,各大咨询机构均给出较乐观估计。Digi Capital预计VR/AR市场在2020年的总值将高达1500亿美元;高盛认为这个数字将超过1820亿美元;Gartner则认为VR刚刚走过了最为低谷的时期,到了2020年市场上流通的VR设备将达到4000万台。显然,随着互联网巨头、设备商的大量布局,VR/AR未来发展可期。
3、无人机
无人机是上半年另一个热点。无人机用途广泛,涵盖军用、工业级和消费级等多个领域,但由于军用无人机的特殊性,本报告此次仅聚焦工业级和消费级两个领域。
在国内无人机市场,大疆创新、亿航、昊翔、零度智控是其中的佼佼者,且前三家已成为该领域的“独角兽”。不过从当前市场份额来看,大疆创新是其中绝对的领导者,目前已占据超过70%的市场份额。当然国内无人机市场并不缺少竞争者,甚至还有如腾讯、小米等领域外企业试图打进这一市场。这加重了国内无人机市场的竞争。
纵观今年上半年,作为无人机行业的代表性企业,大疆创新先后发布了精灵4、经纬M600、中画幅无人机航拍系统等多款新产品,巩固了自身在专业级无人机市场的地位。
在获得英特尔6000万美元投资,引起行业广泛关注之后,昊翔在今年初发布了台风H系列无人机新品,在CES2016上颇吸引眼球,成为高端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新势力。
零度智控今年上半年也发布了XIRO Xplorer 2和Xplorer Xtreme两款无人机,分别定位大众级和专业级市场。
在今年VR/AR大热的背景下,亿航发布了旗下最新型号无人机产品GhostDrone 2.0旗舰版,融入了VR概念,增强了该产品的娱乐性和可扩展性。
竞争激烈且前景广阔的无人机市场自然少不了互联网公司的身影,腾讯和小米也在今年上半年分别发布了自己的无人机新品。其中腾讯与零度合作,发布了其首款无人机空影,该产品主打消费级市场,降低了无人机的操作门槛;小米无人机则定位低端,延续了其在智能硬件产品上的亲民性。
无人机即空中机器人,能够替代人类完成空中作业,同时与成像设备等部件结合能够扩展应用场景,实现无人机+。目前,消费级无人机在个人航拍、娱乐等领域有较多应用;而工业无人机在农业、林业、物流、气象等领域有众多应用,成像设备的结合拓宽了无人机的应用场景。
尽管技术成熟降低了无人机行业门槛,使得行业竞争加剧,但是当前无人机行业创新能力依然存在问题,需要全行业加以解决。
首先,政策法规尚不完善。目前,国家没有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无人机行业,不过在前不久召开的通用航空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暨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会议上,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冯正霖指出,要抓紧完善相关法规、标准,保障无人机健康有序发展。
其次,无人机技术尚不完善,安全性堪忧。技术不完善主要体现在续航时间、飞行稳定性、负载能力等几个方面,特别是近期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颇受关注,炸机、摔机事件常有发生,涉及到大疆、小米等多个品牌和型号的产品。
最后,应用尚需继续拓展。目前能够得到普遍应用的场景主要集中在航拍、娱乐等方面,尚能满足大众消费级市场的部分需求,但是在工业级市场,由于无人机续航能力和负载能力较弱,无法适用较复杂的应用场景,因而在农业、林业等部分部门仅处于试用阶段,没有大规模推广。
尽管如此,无人机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据艾瑞咨询预计,到2025年,国内无人机航拍市场规模约为300亿元,农林植保约为200亿元,安防市场约为150亿元,电力巡检约为50亿元,总规模将达750亿元。
4、智能手表
虽然智能手表遇冷,但依然是上半年最大单一规模的智能硬件产品。2016年上半年,由于知名厂商发布产品较少,智能手表市场遭遇一个低谷期,特别是第二季度出货量出现较大幅度下滑,较大地反映出了用户对智能手表产品的不满。
据IDC数据,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为350万块,较去年同期的510万块下降了32%,为有记录以来的首次同比下降。尽管国产厂商联想因Moto品牌智能手表发展迅速,市场份额上升了6%,从3%增长至9%。联想的智能手表出货量增长了10万块,排名第三。但是IDC认为这一势头可能不会持续很久,因为市场对Moto 360 Sport兴趣寥寥。
事实上,Moto 360受到冷遇只是今年上半年智能手表市场整体表现疲软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国内市场上发布的智能手表产品寥寥,仅有华为手表星月系列、360巴迪龙儿童手表5s、佳明Vivomove等款型市场反应良好。
今年上半年,市场之所以对年轻的智能手表产品反应缺缺,一方面是因为用户都在观望Apple Watch 2的上市,另一方面与智能手表本身的市场定位、功能单一和同质化不无关系。
瑞士厂商MyKronoz营销经理Sarah Segre表示:“科技巨头们关注的重点仍然是可穿戴设备的功能和最新技术,而不是用户的实际需求和实际购买力。”
易观智库发表的报告也反映了类似问题。很多用户表示目前智能手表有很多缺点,较为集中的是功能鸡肋,电池续航不足,质量参差不齐。更有69.9%的受访用户认为,智能手表购买预算在200-2000元之间。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今年上半年上市的不多的智能手表产品中,华为星月系列售价高达3888元,360巴迪龙儿童手表5s售价相对较低,也有999元。然而二者的功能差异不大且相对单一,仅涵盖信息提醒、语音服务、运动数据统计等少数几个方面。
那么对于用户而言,最期望的智能手表功能是什么?据易观智库,在2340份有效被访问者调研汇总,76.4%的受访者对触控的交互方式最感兴趣,其次是体感交互和语音交互,感兴趣比例均超过半数。对智能手表的续航时间,52%的受访者希望待机时间超过5天,仅有5%用户接受一天一充电。
智能手表产品推出时间较晚,很多用户的使用时间仅有1年左右,因而厂商对用户的需求和市场的反应估计不足,导致了当前整个行业表现低迷,用户不满情绪集中爆发,因此未来几个季度,各家厂商需要研究,如何改进此类产品,增加新的功能,并为其此设计较合理的价位。
5、智能开放硬件
得平台者得天下,上半年,智能硬件开放平台已经成为主要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当智能硬件、智能家居产品相继涌现之后,有一部分企业和创业者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大连接上,于是诞生了一个无限延展的开放平台,不仅将所有智能硬件产品连接起来,还为相关开发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方便企业和创业者专注核心业务的研发。
截至目前,国内诞生了很多家智能硬件开发平台,参与者既包括百度、腾讯、阿里巴巴、360、京东等互联网公司,又包括海尔等传统制造企业,还包括Ablecloud、硬蛋等新兴的第三方平台,可以说如同智能硬件产品本身一样,开发者平台也是五花八门。
目前的智能硬件开放平台可以看作是物联网平台的雏形,因为很多平台最主要的功能还是连接器和渠道,比如腾讯旗下的QQ物联智能硬件开放平台和微信硬件平台,其核心功能就是利用腾讯账号体系和云计算能力,实现人、设备和厂商的互联互通;京东和阿里巴巴除了提供必要的连接服务之外,还能为企业和开发者提供元器件商对接和产品销售的渠道。
不过目前的硬件开放平台还普遍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开发者可能会失去硬件的控制权。目前,很多平台的核心是数据接入与共享、控制智能硬件入口与发行渠道,尽管省去了开发者很多中间环节,但是一旦失去对硬件的控制权,自身基于数据提供的个性化服务无以为继,可能会沦为平台的硬件制造商和傀儡,自身价值难以实现。
其次,开发者发展的自主权可能会被削弱。目前,市场上涌现出了大量的硬件开放平台,不过这些平台良莠不齐,所能提供的资源有限且是一个封闭的平台,开发者一旦使用该平台,其发展将受到平台方的制约,中途更换平台所要付出的成本会更大。
最后,对开发者的资金周转压力可能会很大。许多厂商接入智能硬件平台可能还有资金、渠道和供应链方面的诉求,但现实是,目前在国内专门服务于创新产品的渠道网站十分少见,利用电商平台需要备货,对现金周转有极高的要求,因而在没有获得足够多的融资的情况下,很难达到创业开发者利用开放平台的目的。
然而,对于硬件开发者和企业而言,智能硬件开放平台的出现仍然是利大于弊。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大的开放平台仍以提供基础层面服务为主,不会触及和干涉开发者硬件及算法的核心,而数据层面应该是双方并行的状态,也不会影响到开发者进行数据分析。而且一个大的平台还会带来较大的用户群,获得更为精准的大数据资源,方便开发者提升产品质量,快速实现盈利。
6、总结
优势
1.形态多样,丰富创新
智能硬件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路由器、智能电视、机器人、无人机、VR/AR智能头盔等多个品类,遍及可穿戴、家居、医疗、交通等很多领域,而每个领域又可进行更深入的细分和无限扩展,充满了无数个创新闪光点,而这些闪光点又可以催化出更多形态的智能硬件产品,形成更大的市场。上半年,智能硬件外延进一步扩大,智能+硬件已经让智能硬件创新呈现井喷。
2. 市场广阔,投资热宠
正因为智能硬件种类繁多,催生出了十分广阔的市场,且这一市场每年都在快速增长。据预测,到2018年,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如此广阔的市场,足可以容纳下众多中小创业者和商业巨头。智能硬件的投资,已经成为全球投资人寻猎的对象,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
3. 分工协作,合力共赢
与智能手机产业竞争惨烈不同的是,智能硬件市场虽然竞争激烈,但是巨头和中小创业者能够通过开发创新平台找到各自的位置,实现双赢。目前,巨头将触角深入到产业链的不同领域,但是巨头的商业逻辑已不再是倾向于亲自上阵,肉搏市场,而是凭借自己在云计算、大数据、渠道、技术、营销等领域的实力搭建智能硬件开放平台,帮助中小创业者在开放平台上研发具体产品,并为其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和渠道支持,一方面扶持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另一方面则整合全产业链资源,实现全产业链共赢。
4. 生活娱乐,创新富矿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大量影响个人用户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智能硬件产品,其中VR/AR智能头盔、无人机、智能电视等产品满足个人用户的娱乐需求;智能家居产品可以减少个人用户日常生活中繁重的工作量,方便用户生活;智能手表、智能手环随时监控个人用户的健康指数,及时反映用户的身体健康状态……智能硬件产品是为满足用户不同需求而出现的,更要为满足用户新的需求而不断完善,推陈出新。
劣势
1.规则滞后创新,行业需要规范
智能硬件产品诞生时间很短,体验应用十分创新,因此在特定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无人机即为一例。目前,国家尚未完整出台无人机方面的法律法规,监管责任尚不明确,因此需要有关部门加快制定完备的法律法规,规范行业,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
2. 市场培育不足,用户耐性不够
由于智能硬件产品出现时间较短,用户还没有完全认识和接受,甚至还可能不认可和抵触某些产品,这需要厂商和行业携手继续加以培育,释放积极信号,推出更多贴近消费者,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逐渐提高用户的接受程度,使智能硬件市场走向成熟。
3. 产品功能单一,质量问题突出
尽管在很短的时间内涌现了大量智能硬件产品,但是大多数产品功能较单一,质量较差,影响用户体验,不能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在今年上半年市场发展出现颓势,主因在于功能单一,缺乏创新;VR/AR穿戴设备在今年上半年出现井喷,但伴随而来的是视觉模糊,令观众头晕等不适症状,原因在于部分产品技术不过关、质量较差,影响了用户体验,对行业发展极为不利;近期不断爆出的无人机炸机、坠机等负面信息也清晰地表明,无人机产品稳定性较差,需要厂商不断改进技术,完善产品的稳定性。
4. 产业链不完善,生态壁垒需打破
针对不同的智能硬件产品,其产业链的完善程度亦有不同。VR/AR产品火爆全球,硬件产品层出不穷,但是与其对应的内容,无论是游戏、直播还是影视剧发展速度滞后,使用户对VR/AR硬件产品始终处于短期尝鲜阶段,因而需要尽快丰富内容品类,将用户短期尝鲜行为变成长期需求;智能硬件开放平台很多,但是能够提供良好的孵化、融资环境和渠道的平台不多,很多平台所能提供的无非是云计算、大数据、用户接入和技术支持,这类服务虽然能够减轻中小企业的创业压力,但是许多厂商在资金、渠道和供应链方面的诉求并不能得到完全满足,尤其是来自资金方面的压力令很多前景良好的项目在没有完全培养出市场之前夭折;平台更为突出的问题还是万物互联,目前很多智能硬件产品采用的无线连接技术多种多样并不统一,各平台之间壁垒林立,很难实现更开放的互联互通,因而需要行业制定统一的生态连接标准,促进各开放平台真正开放。